地礦文化
- 地礦文化 >
銘記歷史 砥礪前行
——陜西地礦青年觀閱兵談感悟
【編者按】當歷史的硝煙漸漸散去,曾經的戰火與苦難似乎已隨風而逝。然而,有些記憶卻如同鐫刻在民族靈魂深處的印記,永不磨滅。當雄壯的軍歌奏響,當威武的軍人列隊前行,當放飛象征和平與希望的鴿子與氣球,陜西地礦廣大團員青年們,也在閱兵中尋得了他們的赤子之心,一起聆聽他們的觀后感悟吧!
集團總部 劉靖雅
80年前,抗戰勝利的曙光驅散了民族危亡的陰霾。80年后的今天,一場盛大的閱兵式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們的國家有能力、有實力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有能力、有實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我們要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傳承和弘揚抗戰精神,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斗。
陜西地礦一隊 楊光照
9月3日,天安門廣場上紅旗獵獵,戰士們身如青松挺拔,戰車如鋼鐵長城列陣。回首往昔,中國人民歷經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無數先烈以生命為代價,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看著閱兵式上雄壯的方陣、威武的武器裝備,我不禁感慨,這盛世如他們所愿。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作為新時代團員,我們更應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努力拼搏,讓這盛世中國繼續輝煌下去。
陜西地礦三隊 崔楠
九三大閱兵,一場震撼人心的國威展示。三軍列陣,鐵甲生輝,步伐鏗鏘如驚雷,彰顯中國軍人的剛毅與忠誠。尖端武器依次亮相,見證國防力量的現代化飛躍。抗戰老兵的敬禮,是歷史與榮光的交匯,令人熱淚盈眶。此景深刻昭示:和平源自實力,尊嚴依靠奮斗。我為祖國強大而無比自豪,更感重任在肩,當以吾輩之力,共筑華夏復興夢。
陜西地礦六隊 安欣
當徒步方隊以“毫秒不差”的精度通過天安門時,我真切感受到人民軍隊的鋼鐵意志。裝備方隊鐵甲生輝,空中梯隊呼嘯而過,每一幕都彰顯著中國強大的國防實力與軍人的昂揚風貌。閱兵不僅是武力展示,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國熱愛和平,但也絕不畏懼任何挑釁。作為新時代青年,我為祖國的強盛自豪,也更懂今日安寧來之不易。今后,我會以行動踐行擔當,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陜西地礦綜合隊 陳俊杰
作為扎根三秦大地的地質人,我們以錘為筆、以山為卷,在秦嶺山區的地質礦產勘查實踐中,深刻感悟到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時代強音。抗戰時期地質先輩李四光等人在戰火中堅持礦產調查,今天我們在陜南地區的深部找礦突破,正是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抗戰精神的傳承。以地質報國為志,將個人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讓地質錘叩響的不僅是礦脈,更是新時代的奮進強音。
陜西地礦綜合隊 程馳原
9月3日,天安門廣場上戰士們鏗鏘的步伐,瞬間將我拽回橫斷山脈的陡峭剖面。同樣的堅韌,不同的戰場!他們用腳步丈量國土尊嚴,我們用地質錘叩問大地寶藏。同樣的坐標定位,不同的資源戰場。戰士們為領土完整而戰,我們為資源安全而探。新時代的“地質長征”仍在繼續,我們定以閱兵精神踏破每一處礦藏盲區。
陜西地礦九0八 楊帆
這場盛大的閱兵,是對歷史的深刻銘記,是對和平的莊嚴宣誓,更是對未來的堅定昭示。作為新時代的見證者,我們既要仰望先輩用鮮血染紅的旗幟,更要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作為新時代的地礦人,我們秉持著“愛國奉獻、開拓創新、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將青春與熱血鐫刻進祖國的地質脈絡。用忠誠和青春詮釋著對地質事業的無限熱愛,用奮斗的姿態守護這盛世中國。
陜西地礦物探隊 潘紫瑞
回望80年前,先烈們以血肉之軀捍衛民族尊嚴,為國家資源勘探奠定根基。如今,我們用精密儀器替代了馬燈與鋼釬,用數據模型繪制地下圖譜,但那份“為國找礦”的初心從未改變。每一次野外作業,都是對先烈的告慰;每一組精準數據,都是對盛世的獻禮。我們將傳承先輩攻堅克難的精神,讓勘探成果映照初心,以青春之力筑牢國家能源安全基石。
陜西地礦物探隊 吳琦
在安塞的熒屏前,我每日與測井曲線、射孔數據為伴,解碼地下煤層氣的“密碼”。80年前,先烈們懷揣“工業救國”夢想,在貧瘠土地上播撒希望;如今,我們用數字化技術高效開發清潔能源,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愿景照進現實。每一條曲線的分析,都是對資源的敬畏;每一次數據的核驗,都是對責任的詮釋。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將以“工匠精神”打磨每一份成果,用清潔能源點亮萬家燈火,告慰先烈:這盛世中國,正如您所愿!
陜西地礦二物 馬東
觀看九三大閱兵,我心潮澎湃,深受感動。作為地質工作者,我們更能體會“山河”二字的千鈞之重——先輩以血肉守護的這片土地,正是我們跋山涉水、勘探研究的對象。歷史與使命在此刻交匯:抗戰精神是堅如磐石的信念,是克難攻堅的勇氣,這與我們地質人“以地為書,以錘為筆”的堅守何其相似!新征程上,我們將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為國家地質事業砥礪前行!
陜西國土測繪院 閆博禹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偉大抗戰精神,特別是“堅守到底、奮斗不息”的磅礴力量,讓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作為“測繪人”,我們以“三光榮”“四特別”的地礦精神為指引,將抗戰精神融入血脈,以新時代的“測繪之筆”描繪高質量發展新圖景,以出色的技術服務成果告慰先烈、不負時代期望,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陜西地礦研究所 巨大偉
觀看九三大閱兵讓我心潮澎湃。那整齊的方陣、先進的裝備,展現了祖國的強大軍事實力,也讓我深刻感受到背后蘊含的科技力量與奮斗精神。這與我們地質行業何其相似,我們跋山涉水、攻堅克難,以科技為先導,為國家探尋寶貴資源。閱兵場上的堅定步伐和鋼鐵意志,將激勵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堅定地履行地質報國的使命,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嚴謹的態度,投身到地質事業中,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而不懈奮斗。
陜西地礦漢源玉業 趙媛媛
收看了九三大閱兵后,我不由得感嘆,站在盛世中國的土地上,回望先烈們浴血奮戰的歲月,我心中滿是崇敬與堅定。他們以生命為炬,照亮民族復興之路,如今山河無恙、國泰民安,正是他們曾憧憬的模樣。作為共青團員,我深知“銘記”不是停留在緬懷,更要化為行動。今后我會以先烈精神為指引,用青春力量守護這來之不易的盛世,讓先烈們的期盼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繼續綻放光芒。
西探裝備 王興
80年前,先輩們用信念照亮黑暗,用犧牲換取曙光;80年后,我們沐浴陽光,更知來路艱辛。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代人砥礪前行。新時代的青年既要緬懷歷史、致敬英烈,更要肩負起時代使命,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中國,用拼搏與智慧守護這盛世榮光,堅定走好中國道路,譜寫無愧于先烈、無愧于時代的新篇章,為集團高質量發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西安工程技校 趙敏
觀看九三大閱兵,飄揚的五星紅旗、整齊昂揚的受閱部隊、鏗鏘有力的步伐聲,像一束束火焰點燃了我心中的熱血,讓我心潮澎湃、久久無法平復,深刻感受到和平的珍貴。作為西安工程技校的一名青年職工,我將把這份熱血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始終立足自身崗位,不斷深耕專業知識、錘煉過硬本領,為地質事業和學校發展注入自己的青春力量。
礦業開發公司 楊玉
80年前,無數先烈用生命筑起抵御外敵的長城,才換得如今的和平生活。這場勝利不是偶然,是全民族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的結果。更讓我深刻懂得:國家強盛、民族團結,永遠是我們抵御風險的根本底氣。如今雖身處和平年代,但先烈們的勇氣與擔當不能忘,民族復興的征程仍需我們接力。我會以史為鑒,把抗戰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用務實的行動為單位發展、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讓和平的薪火與愛國的信仰在新時代持續傳遞。
秦地建設 王希辰
觀看了九三大閱兵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往昔的戰火雖已消散,但那段歷史永遠是國人心中的傷痛。作為一名會計人,深知如今處于和平年代是多么的珍貴。日常工作中,我更應秉持嚴謹的態度,精確記錄每一筆賬目,保障財務數據的真實可靠。這不僅是對職業的堅守,更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一份擔當,以實際行動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陜西地礦投資 潘夏夷
望著閱兵場上年輕戰士們挺拔的身姿,忽然想起項目中一起堅守現場的伙伴,同樣的熱血,同樣在為“國之大者”努力。當新型裝備駛過,我攥緊了拳,這些“大國重器”里,凝聚著國企人夜以繼日的努力和堅持。老一輩國企人靠雙手筑基,如今由我們接棒,用創新啃下硬骨頭。震撼過后更知責任,青年國企人的“正步”,要踏在業務中的每一個工作細節里,踩在技術攻關的每一次突破中。以青春之力護實業根基,才算不負這盛世,不負青年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