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專欄
陜西地礦物探隊“大功率電磁探測系統數據處理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來源:管理員
所屬分類:創新爭優
閱讀次數:3271
發布時間:2025-09-01
近日,陜西地礦物探隊自主研發的“大功率電磁探測系統數據處理方法”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標志著該隊在深部礦產智能探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該方法基于深度學習模型,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化數據處理流程。首先,通過自動編解碼器(Autoencoder)對多頻率交變電磁場回波信號進行自適應降噪,有效分離噪聲與真實信號,大幅提升信噪比。其次,利用Clip模型實現時-頻域特征的深度融合與挖掘,充分提取隱藏在信號中的地質異常信息。再次,借助三維卷積神經網絡(3D-CNN)解析多頻信號間復雜的非線性關聯,實現對深部礦體異常體的精準識別與刻畫,顯著提升了對深部礦體異常結構的識別精度與抗干擾能力。
該方法有效融合人工智能與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為破解危機礦山深部找礦難題提供了可靠技術手段。其應用不僅大幅提高了電磁探測在強干擾環境下的數據質量和解釋可靠性,還有效突破了現有電磁法在危機礦山深部(通常>1000米)的探測深度極限,為發現深部盲礦體提供了可能。
該隊將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繼續深化人工智能與勘查技術的融合應用,為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貢獻物探隊力量。



